历史
历史
梁山在新罗文武王5年时被称为插良州,景德王16년(公元757年)改称良州,后于高丽太祖23年(公元940年)改为梁州。
现今梁山之地名源于太宗13年(公元1413年),时称梁山郡,高宗建阳元年(公元1896年)庆尚道分为庆尚南北二道时,归属庆尚南道。光武10年(公元1906年)将左耳、队上、队花 等3个面并入釜山府和金海郡,蔚山郡外南、熊上等2个面编入本郡,隆熙4年(公元1910年)将外南面归还蔚山郡。 日本帝国时代大正3年(公元1914年),釜山左耳面公昌及北面鹿洞、松亭等3个洞和彦阳早日里合并到本郡,`73年东莱郡机张、日光、长安、西生、鼎冠、铁马等6个面合并到本郡,'79年梁山面升级为邑,'80年机张面升级为邑,'83年西生面归入蔚州郡,'85年长安面升级为邑,'95年机张和长安等2个邑和日光、鼎冠、铁马等3个面编入釜山广域市机张郡,'96年3月1日升级为现今梁山市,'07年4月1日将熊上邑拆分至4个洞并设立熊上办事处运营至今。
- 新罗
-
-
418讷祗王2年称为插良州.
-
665文武王5年良州分为上州和下州、改称插良州
-
757景德王16年改称良州
-
- 朝鲜
-
-
940太宗13年命名为梁山郡
-
- 朝鲜
-
-
1413太宗13年命名为梁山郡
-
1896高宗建阳元年将庆尚道分为庆尚南北二道,同时归属于庆尚南道
-
1897光武元年将全国分为13个道,梁山郡管辖8个面(邑内、洞、勿禁、院东、上北、下北、龟浦、大渚)
-
1906光武10年将龟浦面和大渚面归入东莱郡和金海郡,合并编入蔚州郡外南面(西生面)和熊上面
-
1910外南面归还蔚州郡
-
- 建国以后
-
-
1973. 07. 01合并东莱郡(法律第2597号)
-
1974. 10. 26院洞面设立利川办事处(梁山郡条例第291号
-
1979. 05. 01梁山面升级为梁山邑(法律第9409号)
-
1980. 12. 01机张面升级为机张邑(总统令第10050号)
-
1983. 02. 15西生面归入蔚州郡(总统令第11027号)
-
1983. 02. 15勿禁面的5个里(校洞、柳山、大洞、化龙、龙仙)编入梁山邑(总统令第11027号)
-
1985. 10. 01长安面升级为长安邑(总统令第11772号)
-
1986. 11. 01设立东部办事处(梁山郡条例第980号) (管辖5个邑、面: 机张邑、长安邑、日光面、鼎冠面、铁马面)
-
1986. 12. 23梁山邑部分南部洞、东面石山里、部分金山里编入勿禁面(总统令第12007号)
-
1988. 05. 11梁山邑南部洞、中部洞、北部洞更名为南部里、中部里、北部里(梁山郡条例第1063号)
-
1988. 12. 31梁山邑部分北部里(2,272㎡)编入中部里(梁山郡条例第 1099号)
-
1991. 11. 20熊上面升级为熊上邑(梁山郡条例第1288号)
-
1995. 03. 01东部5个邑、面编入釜山广域市(法律第4802号)
-
1996. 03. 01梁山郡升级为梁山市(法律第4994号)
梁山邑分为中央洞、三城洞、江西洞(法律第4994号)
勿禁面升级为勿禁邑(法律第4994号) -
1998. 04. 01设立熊上邑德溪办事处(梁山市条例第108号)
-
2004. 01. 03设立熊上信访办事处(梁山市条例第 340号)
-
2007. 04. 01设立熊上驻外办事处
熊上邑分为西仓洞、小舟洞、平山洞、德溪洞(梁山市条例第571号) -
2010. 02. 01中央洞分为中央洞、良州洞等2个洞
-